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马俊英:做人民的“老乐匠”

2018-03-15    来源:正能量

人物简介

马骏英,1942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任职于原中国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作歌曲作品1000多首,舞剧、舞蹈音乐60余部(首),影视音乐、歌曲百余首。曾担任原北京吉利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原中国歌舞团艺术顾问,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

代表作品有《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驼铃》《三峡情》《金风吹来的时候》《中华心连心》等。他的多首作品被


选入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声乐教材,并成为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规定曲目。曾被文化部等六部委选入《二十世纪名人大辞典》。1998年退休。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哎,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哎,

山高水长情谊深哎,

毛主席恩情永不忘哎……

这首《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在当年可谓是家喻户晓,它的词曲作者正是马骏英。它欢快的旋律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直到现在广场舞还在使用这支曲子作为伴奏。荣誉对于这位75岁的“老乐匠”来说已经太多太多,但他常说作为一个专业创作人员始终要保有对社会的责任感,退休后他仍把自己当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老乐匠”,继续在音乐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责任心是前提

2014年,正值中国歌舞团和北京吉利大学联合创办北京吉利大学中国歌舞团音乐舞蹈学院,团长与出资方吉利集团力邀退休后的马骏英出任学院院长一职。开始马骏英还有些犹豫,他长年从事音乐创作,并未有过教书育人方面的经验,自己年龄渐大,能不能承担起这项工作,心里还真有些打鼓。但是在与校方初次沟通后,他特别感动于领导同志对他的信任,也终因自己实在太热爱音乐,所以当场答应了邀请。于是每周他都会抽出两天来主持音乐舞蹈学院的工作。

真正走进学校,接触到实际教学,马骏英才意识到音乐基础教育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业。音乐舞蹈学院近70%的学生属于计划外招生,这些学生对音乐的追求都很热切,但是文化课水平普遍偏低,且当时吉利大学的师资力量大多没有正式编制,甚至有的高校学生都可前来做兼职,师资方面很不理想。这种状况引起了马骏英的重视,他知道,很多学生的家长可是冲着他的名气来的,如果学校办不好,砸了招牌事小,误人子弟可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马骏英做事一向认真,作为院长的他很快为学生们找准了定位,并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找到了方向。他深知民办大学的学生不能与音乐专业的各大名校学生相比,他们更需要的是谋生手段。马骏英非常赞同学校“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为此他更多注重学生们的实训,着力培养他们相应的专业能力,比如钢琴的即兴伴奏。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成功的,后来他的很多学生毕业面向社会,正是因为有了扎实的音乐基础,才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同一些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一较高下。

除了教学任务外,马骏英还不忘教大家如何做人。民办大学中,学生们行为相对散漫,见到有些学生只顾谈恋爱而不学习,他就会谆谆告诫他们,只有现在懂得好好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以后才能在步入社会后更好地立足,否则就是白白浪费时间。有些学生交着高昂的学费却不知好好学习,马骏英也看不过眼,专门找这些学生谈心,强调作为一个学生的责任感,现在要对自己负责,今后要对家庭父母负责,走向社会后更要有一份对社会的责任心。正是那份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让马骏英更愿意贴近学生,更有说服力地去敦促学生、教育学生,而他也收获了学生、老师和家长们真诚的爱戴。


祈年合唱驻真情

说起天坛祈年合唱团与马骏英的缘分,还有一段小故事。2012年的一天,马骏英到天坛公园散步,竟听到了一个合唱团正在演唱他所创作的歌曲——《金风吹来的时候》。他走近一看,好家伙,还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合唱团呢!站在队伍中练唱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这其中不乏有已经白发苍苍的高龄歌友。

这令马骏英倍感欣喜,他赶紧找到了合唱团的负责同志,向他们了解合唱团的情况。原来这个合唱团的名字叫“祈年合唱团”,从最初的十几个人一路坚持下来,滚雪球似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如此庞大的队伍。这些中老年人对歌唱的喜爱和执著更让马骏英钦佩和感动,他们中有的住在北五环,有的住在南四环,每天都要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天坛公园放声高歌。歌友中还有几位80多岁的老人,甚至还有让家人推着轮椅来公园唱歌的老人,大家除了天气原因外几乎每场必到!在真情感召下,马骏英当即决定加入合唱团,做这个合唱团的艺术顾问。

合唱团里团员唱歌的热情都格外高涨,原本合唱是周一至周五,但后来“领导班子”考虑到歌友们的年龄及家务事多,便将时间缩减,改为了每周一三五,为此不少歌友还觉得“不过瘾”。马骏英理解大家的心情,特别为合唱团挑选适合的作品,让排练更有步骤更科学。他绝不好高骛远,在排练中耐心地辅导大家发声练唱,逐步帮助大家提高演唱水平。自从有了马骏英的加入,艺术就真真正正的成为人民大众的了,团员们的精神状态也愈发的饱满振奋了。

数百名团员可谓是合唱团的“铁杆儿”,大家有着非常强的凝聚力,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为不影响主要景区的管理,他们从原来的活动地花甲门转移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音响、音量也尽量控制在许可范围之内。

2016年5月18日对于马骏英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就在那一天,祈年合唱团为他举办了一场专场作品音乐会。马骏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人民群众之中,他的人成为了大家的良师益友,而他的歌更化成了大家生活中最美妙的音符。“作曲家写的歌就是为了给人们唱的,当我看到和听到那么多人唱我的歌,那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慰藉。如果你的歌没人唱那岂不是费纸一张?离开了人民大众,你的音乐也就毫无意义。”马骏英这样说道。这位“老乐匠”通过自己的音乐真的做到了与民同乐。

北京城南民族管弦乐团

除了祈年合唱团,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办事处合唱艺术团也是由马骏英来辅导的。2014年,在丰台区群众合唱比赛的现场他与北京城南民族管弦乐团的团长靳振杰相识。靳团长多次邀请马骏英前去乐团指导排练,在乐团成员的热情感染下,马骏英担任起北京城南民族管弦乐团的艺术总监。

马骏英每个星期天的上午都去辅导乐团的排练,他从专业的角度为乐团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比如速度的把控、力度的对比以及各声部间的主次和均衡等,他还特意为乐队编配了几首音乐作品。2014年,城南民族管弦乐团荣获“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器乐大赛”的金奖。2015年春节前,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办事处举办了以城南民族管弦乐团为主的首届新年音乐会——“城南雅韵•国乐飘香”,相关领导出席并观看了这台音乐会,反响热烈。

为了使城南民族管弦乐团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春节后,马骏英特意拿出了自己的一部民族管弦乐组曲——《边寨恋情》供其演奏。尽管这些老队员们排练起来都很认真,但“业余”的特点还是有所暴露。有的因家中临时有事来不了,有的队员年龄大了,记性变得差了,这次排练得不错,但下一次再排练时有些要求就又忘记了,“锣齐鼓不齐”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每星期半天的排练时间,又将排练效果打了折扣。

但即使这样,马骏英也从没缺席过排练。不管排练中遇到怎样的困难,马骏英始终耐心、细致,他的坚持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团员,乐团的排练也越来越顺利。《边寨恋情》由《版纳夜》《织侗锦》《戴假壳》《抛绣球》《撒五谷》《戏纳信》和《草原恋》七首曲子组成,在马骏英的带领下,乐团按照原定计划,已经将这部组曲中的五首乐曲拿了下来。

胜利的希望就在眼前,而此时团长靳振杰突然患上了急性白血症!从发病住院到离世仅仅15天,病魔无情地夺走了团员心目中的大好人靳团长!靳团长为乐团的创立和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这对于乐团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悲痛之余,合唱团的成员以为马骏英也会就此离开乐团,可马骏英为了乐团的明天,他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那段时间马骏英最为忙碌,他一边要坚持城南民族管弦乐团日常的排练,一边还要完成街道办事处合唱团为辖区演出的排练任务。乐团的队员们在演奏上想要追求更高层次,于是马骏英定下的目标是“以崭新的演奏曲目,更高的演奏水平,更好的表现能力”来迎接2016年猴年新年音乐会。

为此,乐团每周又多安排了一个排练日,还特邀了二胡演奏家、原铁路文工团说唱团副团长郭葆明前来担任另一组曲目的指挥。由于街道办事处合唱团曾为城南民族管弦乐团排练的民族管弦乐组曲《边寨恋情》中的《织侗锦》和《抛绣球》两首乐曲做过伴唱,于是马骏英就想把民乐团和合唱团整合在一起,搞一场既热闹喜庆又有声势的猴年音乐会。他特意为乐队编配了三首合唱的伴奏曲,即《三峡情》《苗家盼你进苗寨》和《大红灯笼亮起来》。

音乐会的节目除独唱、小合唱和独奏外,重头戏便是这个民族管弦乐组曲《边寨恋情》大合唱了。音乐会上,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们在马骏英的指挥下,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音乐的喜爱、对心中梦想的不懈追求尽情抒发在了舞台之上。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散,全场都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

演出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坐享收成,马骏英对城南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有更长远的规划,他将一步一步带领乐团走向更高的艺术层次。

无论是担任学院院长,还是指导祈年合唱团和北京城南民族管弦乐团,马骏英始终把自己放在人民群众当中,服务于基层百姓的精神需求,让一首首贴近大众、歌颂生活的好作品真正为人民服务。一路走来,他甘当人民的“老乐匠”!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