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志
人物简介
李培智,1950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曾先后担任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党委副书记兼合唱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曾参与组织策划了合唱团多场合唱音乐会,如“伏尔加之声”;组织了巴赫《b小调弥撒》、莫扎特《安魂曲》等多场演出,以及作曲家瞿希贤、田丰等人的作品专场音乐会;筹划、组织合唱团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及国内各地、港澳台地区的巡回演出。2006年任北京音乐厅行政总监。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10年退休。201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参与了中国合唱协会所有重要活动。
提起中国的合唱事业来,身为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的李培智是最有发言权的。目前国内合唱呈现出“一老一少”(老年合唱与青少年合唱)两头发展的火热趋势,大学、中小学的合唱团体也纷纷组建成长。蓬勃的局面,离不开合唱协会多年来的指导推动,而李培智在这其中的奔忙努力更是有目共睹的。他带领协会成员组织举办各种合唱比赛、展演、培训,更深入基层,针对国内合唱指挥稀缺的情况,开展指挥培训班。他大力鼓舞合唱原创作品,推举诞生出了一批优秀的合唱新作。
图一大会选举李培智为新一届理事长独辟蹊径,合唱扶贫
中国合唱协会是在周巍峙、李凌等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经著名指挥家严良堃、秋里、郑小瑛、聂中明、胡德风、唐江、司徒汉(上海)、施明新(广州)、曾理中(武汉)及音乐活动家孟昭林等同志于1986年在京成立的。由专业及业余合唱指挥、合唱词曲作者、音乐评论及合唱团体、合唱活动组织者自愿组成,隶属文化部社团办,下设合唱指挥委员会、理论创作委员会、群众合唱委员会及童声合唱委员会等分支机构,系国家一级社会团体。
2010年李培智退休后便来到了中国合唱协会工作,合唱是他一生钟爱着的事业,正是因为这份热爱,他整日忙忙碌碌却也乐此不疲。2015年11月,李培智在中国合唱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协会理事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老年,还是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团体,合唱都异常火爆。每年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活动,报名的团体都会超出预期。但是这中间优秀的合唱团体所占的比例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音乐的素质教育还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国内凡是为合唱事业做出贡献和努力工作的人和组织,都是我们尊重的朋友,凡是对合唱发展有益的事,我们都坚决支持,我们要狠抓创作,培训指挥,引领合唱事业发展。”李培智在《当前中国合唱的战略构想》中这样说道。
李培智深知国内音乐基础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严重不平衡,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孩子大多能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他们有教师,有声乐课,有音乐器材,而许多偏远地区的条件很差,那里缺教材、没乐器,甚至没有合格的声乐教师。李培智认为合唱扶贫是他力所能及的,也是极为必要的。中国合唱协会的合唱指挥、作曲以及歌者都要自觉地将音乐素质教育作为己任,他倡议要将目光投向偏远地区,帮助那里建立起合唱团,以推动各地音乐教育的发展。
对待基层的合唱工作,李培智从来都不遗余力地支持。许多边远山区的学校在音乐教育上严重缺乏师资力量,有的音乐老师多为了评职称而改换门庭。李培智听说湖南合唱基金会常年为边远地区的小学和初中组织合唱教学工作,就也投身其中,先后两次亲身前往,跟基金会的同志一道为那里的孩子们讲授合唱知识,组织合唱排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地区的合唱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海南爱乐女子乐团常年走访边远山区的12个小学,帮助他们组建合唱团队,为那里的孩子们进行合唱教育。为了鼓励与支持海南爱乐女子乐团,李培智参加了爱乐建团二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当他在音乐会上见到那些能唱一整套合唱曲目的孩子们时,不禁为之一振,他从孩子们稚嫩的脸上看到了合唱的力量,看到了合唱带给他们的快乐。
图二李培智发表讲话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方,女孩子十几岁便大多已成婚生下了孩子,男人则都去城里打工讨生活。留在山区的她们深知自己一辈子可能都要如此,因此丧失了任何理想和盼头,想要通过组织合唱,改变她们的精神面貌,不是轻而易举的,但又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宁夏合唱协会经过长时间的调研、组织、教学,终于成立了“回族之乡”少女合唱团。李培智得知少女合唱团的情况后,便邀请她们参加了2016年的中国合唱节。这些连银川都没有去过的姑娘们来到光彩熠熠的人民大会堂后不禁潸然泪下,合唱真真切切地为她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世界竟然如此的丰富多彩。从音乐中她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而这也是李培智所希望看到的,他被这群孩子深深地感动了。
合唱要走出去
李培智针对国内音乐教育领域内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解决办法,提出要加强和深化与世界各国合唱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国内太多的合唱团存在不识谱的问题,指挥大多在教唱歌,李培智笑称这叫“大学毕业不认识字”。李培智认为这是中国音乐教育上的缺失,他强调必须认识五线谱,这样才能与国际更好的接轨。他说:“目前国内合唱指挥严重匮缺,而国外指挥家协会光注册的会员就有两万多,而且全部都是在大学学过专业指挥知识的人,相比较中国在专业院校学过专业指挥知识的却不足千人,差距很大。但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依然有很多人在指挥,而那只不过是在打拍子罢了!”
在李培智看来,国内院校开设指挥专业课程的少之又少,中国自身合唱作品的匮乏也是阻碍合唱不能很好走出国门的一个原因,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有先进的世界合唱理念的作品太少,这是中国合唱领域发展的一大瓶颈。李培智不无担忧地表示:“协会只能在舞台上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落在教育上。现在国内许多合唱团到国外比赛,国外的评委总是说,中国的合唱团为什么音总是唱不准呢?这个问题的根源也同样在于教育。”
合唱是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红歌,革命歌曲唱得特别响亮,这是一种正能量,李培智说:“我们国家的合唱团一定要坚持,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有民族特点的东西。但与此同时合唱是一种艺术,是有艺术标准和要求的。搞合唱就要搞真正的合唱,要唱和声、唱音乐,而不是简单地唱歌与歌咏。只有具有一定的歌唱水准,我们中国合唱才能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不忘恩师,带病前行
2017年6月18日,著名指挥大师严良堃辞世,李培智亲自撰文悼念恩师。多年来,他一直不忘严良堃对他的谆谆教诲:第一不要脱产,第二要用好人,第三要出好主意。李培智直至做到中国交响乐团党委副书记的位置上,也没有终止歌唱,此外他还一直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革命的文艺工作者。
常年跟随协会在全国各地奔波劳累,2014年李培智被诊断出患有胃癌,之后他做了胃全切除手术,体重锐减了48斤,整个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尽管如此,大病初愈的他还是又出差到外地去了。李培智在事业与身体的平衡上,依然把重心放在了前者,他说:“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今年已67岁的李培智有时一个月就要去山东、湖南、香港、广东四个地方。
是什么支撑激励着李培智如此这般地为中国合唱事业奔走呼号?是热爱、是责任、是使命!李培智说:“合唱教育的普及、推广、提高,是个浩大的工程,我们还任重道远,我不能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