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这个“杀手”不太冷

2018-12-05    来源:正能量

人物简介

林克欢,1941年生于香港,广东省澄海人。曾任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文学部主任、院长及艺术总监等职,国家一级评论。兼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文学奖”评委会主任,中国话剧“金狮奖”评委会主任,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退休。


有人称他为中国“今日小剧场运动”的中心人物,也有人说他是当今两岸三地最重要的戏剧评论家,他就是林克欢——一个著名戏剧评论家。他的笔触时而如一把锋利的刻刀,让人隐隐作痛;时而又如醇厚的酒香,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要为后人留下些东西

多年前,林克欢第一次随团去香港,香港人没想到北京的代表团里居然也会有说粤语的,这让他们感到十分亲切,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林克欢熟悉双方的文化与语言,可以作为两地很好的交流使者。当时,香港方面觉得林克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他能来香港。但工作的原因,这个邀请,林克欢始终无法成行。

退休后的林克欢,终于应邀来到香港从事教学活动,他不仅在香港艺术学校教书,而且还给导演做艺术顾问。

在香港,林克欢的学生有记者、老师、导演,也有中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林克欢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既让对方听懂,又不失水准。他曾经带领一支京剧团到香港演出,在演出的间隙,他还带领剧团到中学去进行公益演出。

林克欢希望能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譬如导演。退休后,他在新加坡第一次当导演,对于舞台上的一切,这位老院长再熟悉不过,不过第一次当导演,还是让他有了新鲜的感觉。以前都是写评论,赞扬或是批评别人,这次的导演经历,让他感受到不同的一面:很多东西,可能想得很好,但是实际中会遇到你想象不到的困难,有的甚至很难完全克服。结果戏出来了,并不一定是导演的功力不够,还有太多的因素影响着一部戏的成功。正是有了这样的体验,当他再次提起笔为他人写评论时,那只锋利的笔,也多了些许的温存,因为他知道其中的不易,不忍太过苛责别人。

随着年岁的渐长,加之曾经的疾病,林克欢感到体力大不如前,但即便如此,他也要让自己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他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尽可能把肚子里的知识、经验留下来,希望集结成书,为戏剧、为了他工作了一辈子的舞台留下点什么。他觉得,他所处的位置,比别人有更多的优势,这让他多了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普通话、闽南话、潮汕话、粤语,对于林克欢而言可以切换自如,语言的优势,同样也使得许多人找到他,希望他能在两岸三地的戏剧发展方面做出更多的推进工作。而他自己也同样希望在这方面能够留下文字,可以让后人在做戏剧研究时作为参考。

先融入再投入

生于香港的林克欢,如今乡音还在,但是他已经完全融入到北京的生活当中来,不管是卤煮火烧,还是炒肝豆汁,都已不在话下。很多南方人与他同时期来到北方后,因为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或是饮食习惯而纷纷离开。但是林克欢却选择了留下,他觉得可能会有一百个理由离开北京,但是只要有一个理由,就足以让他留下来,那就是这里汇集着太多的大师,他觉得做文化一定要在北京。

林克欢脑子活,从小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造船的工程师,没想到他却学了文科;既然如此他想去学新闻,可他又被命运安排到了学中文,而且是古典文学;他想那就以后当个好编辑,没想到他到了话剧舞台,最终成为了一个评论者。对于命运的安排林克欢坦然处之,对他来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他渐渐地融入话剧舞台的环境中,同样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林克欢从一个普通的文学编辑一直到担任院长,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让他对戏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受。他在工作中,有一点和许多人不同,他是个“开会迷”,他很喜欢去做各种交流,他觉得书要多读,但是更要与人交流,尤其是那些同行。在开会中,他感受到一些新的想法,或者同一部戏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东西,对他而言都是启发,也都是第一手的资料。

“冷血杀手”不太冷

面对问题,林克欢可以不说话,但是要说,绝不说假话。“冷血杀手”是林克欢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外号,可见他的笔是多么的不留情面。

几年前,某部话剧演出结束后,剧团请大家吃饭,在饭桌上有人向林克欢说道:“‘教头’手下留情呀!”林克欢姓林,林冲的林,林冲乃八十万禁军教头,就这样,“教头”也成了林克欢的雅号。

林克欢的原则是饭照吃、酒照喝,朋友还是朋友,但是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就这样,第二天登在报纸上的剧评还是批评,这就是林克欢。也正因如此,他写的评论才更加客观,也更具有价值,因此媒体的约稿不断。至今,林克欢发表过的评论达到上千篇,字数有三四百万。

曾有人提出要支付给林克欢润笔费,希望他能够为其美言几句,没想到洋洋洒洒数千字,最后竟然是批评,结果对方将稿件束之高阁。林克欢也毫不在意,因为,让他写假话、吹嘘的话,他写不出来。

这个看似“冷酷”的退休老人,也有温柔的一面。有一种情况,林克欢可以动摇一下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年轻人的戏。看着那些年轻的戏剧人,将新戏排出来,希望得到前辈们认可,这时的林克欢愿意拉这些年轻人一把。在评论中,他会将年轻人的优点、好的想法、新的创意写出来展示给大家。他觉得,如果对于年轻人过于苛刻,那么无疑是在打击他们的信心,戏剧需要年轻一代的接班人,不能在他们还在摇篮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哪怕那些作品看上去还有不少瑕疵。现在很多戏剧界的知名导演,当年都受到林克欢笔下的提携。但是,对于那些出名后的年轻戏剧人,林克欢依旧会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去评论。

“林老师,我看过您的很多评论!”有一次,林克欢在排队买票时,一个小姑娘突然把林克欢让到了队伍前面。这些年轻的戏剧爱好者,很多人都读过林克欢的文章。林克欢愿意走近他们,他常常会到高校去指导学生排戏,或是对他们的戏提出他的看法。有时为了去辅导年轻人,林克欢不但一分钱不要,还要自己倒贴打车钱。

一个超级的“戏迷”

林克欢看戏比别人都要辛苦,别人看戏是放松,他看戏是紧张。职业习惯的原因,在观赏中,他会分析,哪些地方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有不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不仅如此,他还会观察观众的反应,哪些该笑的点大家没笑,反之,不该笑的点大家笑了,为什么。正是这样的敏锐观察,让他的评论更加切实细腻,这也使得他退休后依旧约稿不断。

职业的习惯使得林克欢很喜欢看戏,但是这个戏不仅仅局限于话剧,对于传统的戏曲,他同样有着强烈的爱好。古典文学的功底,让他同样痴迷于传统文化,无论是哪里的地方戏,他都有兴趣了解。哪怕是小地方,很少有人关注的小剧种,他也会跑去听一听,从中感受不一样的戏曲表达方式。从这种不一样中,去寻找某种共鸣,探究历史文化的传承。

即使是出了国,林克欢也不改这个爱好。当地接待的人员常常会询问他,还有什么需要的,林克欢就会提出带他去乡下,看看当地人地方剧的表演。

有时为了看一场戏,林克欢也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前段时间,香港有一个艺术节,有一个西方的戏剧流派正好来到香港演出。这是林克欢很早就关注的一个戏剧流派,但更多的只是在书本上或是影像中感受,他与老伴打了一次“飞的”去了一趟香港,就只为看这一出戏。


生活中的林克欢,爱好之一就是看书,除了看专业相关的书,他更喜欢看些哲学方面的书。在林克欢看来,生活可以简单,但是对于文字,他却从不简单对待,因为他最知道文字的分量,它承载了一个戏剧人的情怀与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