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海涛:小人书里的童年

2020-09-16    来源:中国老年文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脑和互联网,接收外界信息的途径只有生产队的广播和一年也看不到几场的露天电影,最受小孩子们喜爱的读物便是小人书,学名连环画。小学三年级那年,我在一个同学处看到一本名叫《红色广播站》的小人书,一下子就被它迷住了。此后,小人书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我的童年时光也在小人书的世界里温暖地铺展开来。

老街有一家租书店,出租的全是小人书,看一本两分钱。每天下午放学后,只要身上有钱,我就背起快餐书包朝那儿一路狂奔。《投降派宋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渡江侦察记》《海岛红哨》……巴掌大的小人书里有一片十分广阔的天空,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着无限的魅力。我那一颗饥渴的心,深深地陶醉在小人书里。多少个日暮西山的下午,淡淡的夕阳透过租书店的窗棂,轻柔地洒在我手中的小人书上,岁月静好,油墨飘香,那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啊!夜里做梦,常梦见小人书里的人物和画面,甚至梦见自己成了小人书里的人物,和小人书中的故事一起快乐或悲伤。


后来,我觉得到租书店看还不过瘾,想把那些喜欢的小人书据为己有,便萌生了购买小人书的想法。街上的新华书店里有小人书卖,每本价格在一角上下。但那年月一角钱也是一笔财富,听母亲说,我们生产队一个全劳力每天的劳动价值才8分钱。为了实现拥有小人书的梦想,我开始在自己的肚子上打主意。

家离学校比较远,午饭都是带米去学校蒸饭吃。那些年粮食十分紧张,母亲让我每天带三两米到学校。我总要背着母亲从口粮里抓出一大把米,用一个小布袋积攒起来。待到积攒多了,把它卖给学校门口摆地摊的老大爷,一斤米卖一角二分钱,刚好够买一本小人书。虽然肚子吃不饱,但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我感觉爽极了。看到自己桌头日益增多的小人书,我就像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些小人书为我展开了一个万花筒般的美丽世界,我像一匹小马在其中纵情驰骋,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忘记了身边的烦恼,收获了无数的快乐。人称“欧洲最后一位文人”的本雅明曾经这样形容阅读的感动:“他被阅读的大雪覆盖得异常苍白”。我的小学时光,多半都被小人书阅读的这场大雪覆盖了。

初中一年级上期,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期末考试数学只考了四十几分。母亲为此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并把我成绩下降的原因全部归罪于小人书,对我下了再也不许摸小人书的禁令,并把我的小人书全部收缴了。

我于心不甘,一边发奋读书,巴望着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感化母亲,让她一高兴就大发善心把小人书还给我;一边挖空心思地偷偷找寻那些小人书,几乎找遍了家中的每个角落。后来,我无意间发现小人书被母亲藏在猪圈的木楼上,那是家中的一个死角,以前很少注意过。我如获至宝,一有机会又开始偷偷翻看小人书。为了不被母亲发现,我每次只拿一本出来,看过后又将其放回原处。

有一天晚上,母亲督促我做作业。我三下两下把作业做完,然后从裤兜里摸出一本小人书,就着煤油灯微弱的灯光偷偷地看起来。也许是太投入了,完全忘了周遭的世界。我无意间一转头,猛然发现母亲不知何时已站在我的身后。我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母亲也气得满面通红。她一边骂我,一边转身去猪圈屋,把那一箱小人书搬到灶台上,然后将它们一本接一本地扔进熊熊燃烧的灶火……成年后,我完全能够理解母亲当年的心意,她是怕我过分痴迷小人书而担误学习。但那时,我只怨母亲为何如此狠心!望着那一本本在灶火里挣扎的小人书,我心如刀割又无可奈何,那一团团跳跃的火焰仿佛在咬噬我的灵魂……四十年后,当我撩开时光的帷幕,回望那个遥远的冬夜时,那揪心的一幕仍然清晰地闪现在眼前。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到了比小人书更多的书籍,涉及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小人书才逐渐被遗忘在岁月的某个角落里。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精神饥渴的年代,小人书曾以一种特有的形式滋润了我的心灵,带给我那么多的精神食粮,成为留在我心底对童年岁月的最深眷恋。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