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邓天和,1949年出生于天津。原文化部直属勇进评剧团演员。代表作品有《清宫外史》《雷雨》等,其主演的《清宫外史》荣获了1980年中央艺术评比大奖赛的二等奖。
邓天和在旅游文化市场的艺术表演中,编导了许多主题项目。如,在中信国安第一城创编的大型实景表演系列剧《清韵》,轰动一时。曾获评2013年度“中国十大著作权人”。2001年退休。
邓天和出生在戏剧世家,母亲是当时知名的评戏演员筱艳生,素有“铁嗓钢喉”的美称,在天津长期与评剧“鲜派”创始人鲜灵霞合作。所以,邓天和从小就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退休后,他为艺术的传承工作费尽心力,辗转各地,无偿指导,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皇城村荣誉村民
邓天和形象出众,嗓音不凡,在舞台之上光彩照人。进入文化部直属的勇进评剧团后,担任小生演员。他来到北京,走进了一个新的环境。这里人才济济,而且名家辈出。他便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巧。他心中定立一个目标:要把丢掉的东西找回来。通过努力学习,邓天和逐渐找回了自己,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评戏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有了质的飞跃。在勇进评剧团,他参与多次演出,因演技扎实,唱功了得,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邓天和涉足编导领域后,凭借实景剧《清韵》名声大噪。山西阳城县皇城村党委书记张家胜,亲自到北京拜访邓天和,希望他能够为皇城相府(清朝名相陈廷敬故居)景区设计主题节目。能够为艺术做一份贡献,这是邓天和的心愿,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张家胜的请求,并随其驱车数小时,当天赶到了山西。他对皇城相府的整体构架做了全面的分析,根据多年的舞台指导经验,编排了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节目。他将天然景点作为硬件,并与中国历史文化十分巧妙地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其创作的节目别开生面,含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如此,他还为皇城村写了村歌,一直传唱至今。
皇城相府经过邓天和的艺术改造,其文化等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这其中,邓天和的贡献是莫大的,而他做的这些事,分文不取,纯粹为了心中那股追求艺术的热情。他希望自己能多做一点事情,不图名利,只为信念。皇城村人被其精神所感动,为他颁发了“皇城村荣誉村民”证书,并聘请他为皇城相府终身艺术总监。他说:“硬件的建设,靠的是自然风光和人工的资金技术投入,而真正运作起来,则要靠它的灵魂。想要拥有灵魂,就一定要注入历史文化,或者美学理念。”
2012年6月,为纪念陈廷敬逝世300周年,邓天和根据帝师陈廷敬为康熙南巡时所作的12首诗,改编成《南巡十二歌》,再次掀起传统文化的热潮,提高了皇城相府的知名度。
深耕于翰园碑林
邓天和不仅为皇城相府献计献策,更是为开封翰园碑林鞠躬尽瘁。河南开封的翰园碑林,今天已经家喻户晓了,其创建人李公涛出巨资筹建,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被称为当代“文化愚公”。可是在创建之初,也经历过很多的波折。
一次偶然的机会,邓天和到翰园碑林游览,目睹了景区的惨淡境况。翰园碑林的设计理念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即便如此,来这里欣赏游玩的人依然是寥寥无几。邓天和观摩完碑林上的书法,说道:“这件事想要做起来,并不容易。来景区观看碑林的人之所以少,是因为枯燥,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而真正对碑刻书法有浓厚兴趣的研究者,来到这里,我们不仅不能收费,还要招待人家。想要把碑林文化扩散传世,应先让它具有活力。”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公涛请邓天和帮忙筹划翰园碑林的改造方案。邓天和知道李公涛的愚公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愿意加入他的团队,并无偿“献艺”。两位同样具有奉献精神的“愚公”此刻站在了一起,他们握手合作,将要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李公涛的这位合作伙伴的确是他的救星。邓天和结合北京天坛、地坛的庙会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翰园碑林的土坡上建有轩辕黄帝的塑像,他便以“人文始祖”之名,大做文章,于春节期间,在翰园碑林首办“祭祖迎春大庙会”,既能突出碑林文化的主线,又能将吃喝、游玩、演艺活动、传统工艺品展销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可以使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庙会、民俗文化。翰园碑林的这种庙会形式,当时在河南全省都是绝无仅有的。邓天和开启了一个新的景区运作模式。为了这个模式,他也耗费了许多心血。
自从邓天和加入李公涛的团队,他就忘记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他住在一所简陋的房子里,屋顶仅仅是用木板遮盖,窗户和门上也没有玻璃,让人觉得那么阴冷黑暗。房子的一侧是杨家湖,另一侧是潘家湖。冬天,湖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寒风袭来,他只好躲在没有烟囱的火炉旁,披着被子,对着自己快要冻麻的双手哈气。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他都会准时来到翰园碑林,为其编写庙会仪程并安排庙会的整体布局。随着庙会活动加入到景区的建设中来,翰园碑林的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宣扬文化的目的也得以实现。而这离不开邓天和的努力和坚持。或许,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有九年的除夕都不曾回家。每年小年时,他来到景区,完成工作后,在除夕的晚上八点坐上回京的列车。他说:“车上只有三个人,一个乘警,一个乘务员,一个是我。”九年如一日,他为了自己的信念,坚守在心中的“阵地”上。
传承文化,挽救非遗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就是中国文化的真实写照。邓天和不仅为了宣扬艺术文化而四处奔走,更是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代代传承。每一位戏曲大师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技巧又各不相同,众多名家的艺术表演,使得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也更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越是这样,越是应该将他们的绝技绝活,保留下去,传承下去。可是随着老一批的艺术家先后离世,传统技艺流失严重,已经到了危机时刻。
邓天和对此,深表担忧。有一次,他看见一名年轻学员在舞台上意外受伤,因椎骨断裂,竟不治身亡,他大为震动。艺术这条路,艰难曲折,本来就无所为继的传统技法,现在又面临窘况,着实让他难过。他决定不再观望,要脚踏实地地为艺术做点事。
邓天和将穿插于各种剧目中的绝活单独提炼出来,归成独立的表演方式,以“快节奏、高技艺、大容量”为基础,进行多剧种的特技汇集,以戏代技,避免戏曲杂技的偏误。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提炼各个剧目中的绝活,十分困难,他完全是以个人的名义揽下了这件功在千秋的事。
2005年,邓天和提炼整理的《中华戏曲绝活》被文化部录入《国家级文化商品出口名录》,同年被评选为“中国演出十大盛事”之一。时隔数年,本着“民族同乐,世界同乐”“挽救非遗,传承文化”的宗旨,邓天和联手作曲家张宏光在文化传媒公司的运作下,又将《中华戏曲绝活》以市场化、全球巡演的模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海内外热爱戏曲的朋友们。
《中华戏曲绝活》选取了各个剧种最精华、最精彩、最刺激的片断,整场演出时长为80分钟,既达到大容量、快节奏、易欣赏的目的,又坚持戏曲艺术的风格属性不改变,绝不单纯地堆砌技巧使观众有拼凑杂耍的感觉。
邓天和不求回报,不求闻名,只是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为中国的艺术文化多出一点力,他说:“戏曲剧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或走向消失。所以,传承文化,挽救非遗,已经成了戏曲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