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孙培鸿:我要老有所为

2018-03-22    来源:正能量

人物简介

孙培鸿,1948年出生,祖籍浙江上虞,中国国家京剧院小生。曾任中国国家京剧院二团、三团副团长及党总支书记、院工会主席、院党委委员,文化部部工委委员。现任文化部艺术考评委员会委员,姜妙香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张君秋京剧艺术协会副会长等职,曾多次出访美国、阿联酋、新西兰、日本、泰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演出。代表剧目有《叫关》《群英会》《玉堂春》《凤还巢》等。2008年退休。


孙培鸿作为一名京剧演员,数十年来活跃在公益之路上。他不畏寒暑,不避困难,给年轻后辈树立了榜样,给广大戏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艺术家。

甘当义工

湖广会馆大戏楼是个艺术汇聚的地方,全国各地的戏迷,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他们多是具有一定功底的京剧爱好者,来此互相交流学习,可谓是群英荟萃。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孙培鸿的身影。他加入湖广会馆已经很多年了,并不是来唱戏,而是帮忙组织人员演出,还兼任主持人。他邀请名家或者一些戏曲学院的学生到戏院表演,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京剧文化,传承国粹技艺。孙培鸿有时也会到台上亮亮嗓子,台下的观众知道是大师开腔,无不欢呼雀跃。

寒来暑往16个年头,孙培鸿到湖广会馆帮忙,始终活跃在梨园内外。这是他的精神向往,是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这更是他的事业,是他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他默默地付出,从不后退,哪怕在父亲病危时,孙培鸿也没有因为家事而停下湖广会馆的工作,而是强忍着悲痛,坚持着自己的事业。

“人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有一点作用,那就要发挥出来,要老有所为。”孙培鸿说。

此外,孙培鸿还常去老舍茶馆“助阵”,在那里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起老舍茶馆,在北京应该算是妇孺皆知了,孙培鸿到老舍茶馆同样像湖广会馆一样,也是尽力帮忙,从不计较报酬。

有人问他:“您不为金钱,却天天去帮忙,您不累吗?”孙培鸿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会觉得累,而且能为大家服务,我觉得很有意义,有什么可累的呢?为此,我甘当义工。”老舍茶馆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乐于奉献的老艺术家,才变得更加璀璨生辉。


进校园讲学

京剧技艺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孙培鸿进入校园讲学,教授学生表演技巧,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他虽然已经退休七年了,但基本将自己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本来可以安度晚年,却一直不肯停下来。孙培鸿说:“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老艺术家先后故去了,但我们这代人有老前辈的影子,不仅见过‘真佛’,还都有幸学到一点本领。”

孙培鸿有着多年的舞台经验和教学经验,可以将自己的本领很好地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学到的也必然是高水平的京剧表演技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在不同水平的老师身上有着不同的体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孙培鸿的言传身教,兼之声形并茂的讲学风格,使京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自然。

2017年7月30日,孙培鸿到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排练厅授课,以“谈戏说艺”为主题,为学员们畅谈戏曲艺术。那几天郑州的天气非常宜人,大雨过后,名家到来,恰似久旱逢甘霖,令人无限欢愉。孙培鸿受到了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所有演职员的热烈欢迎。

“不赖,不赖……不赖你呀,就赖你师父没教给你!”孙培鸿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时刻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他妙语连珠,在带给大家知识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阵阵欢笑。

孙培鸿说:“我们都知道要学习模仿那些老先生们的艺术精华,但是究竟要学习些什么呢?学的是那些前辈们对人物的琢磨,对角色的理解,还有那些几乎让人注意不到的小细节。我们演员一定要深入人物,仔细揣摩戏中人物的情境、心态,要对人物内心进行合理、精细的剖析,再运用演员自身的表现力,把这些细节表达给观众。一定要学习老艺术家们对人物的那股琢磨劲,所谓不疯魔不成活,一定要下足了功夫,方能成就自己的艺术。”

“我们的团领导组织讲座活动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全体演职人员从戏曲知识到艺术审美都能有一个提高,同时也是为了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希望诸位戏曲名家来我团授课的活动,能够成为我们团的固定模式,继续办下去。”豫剧院青年团业务主任吴素真听完讲座后说。

传承艺术,尽己所能

名家授课,往往能够给学员的能力带来巨大的提升。戏剧表演一定要先懂得艺术,才能更了解表演。如何欣赏艺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刻画人物都体现在演员的基本素质中。要提升演员自我修养和辨别能力,尤其要注意细节的变化。如何透过不同流派行当的处理,完全掌握拿捏好人物,都是需要经过多层的思考和体会的。

了解过去传统的表演形式能够增添我们对戏曲的认知,也使我们的知识更多元化,由此可见,孙培鸿等老艺术家们的努力和付出具有重大意义。进入校园,坚持到各大院团授课,将京剧表演艺术细化深入到点上,这是孙培鸿的又一优良业绩。

孙培鸿是一个时刻都不曾懈怠的人,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开拓进取。他爱看戏,但不仅仅是观看,还会仔细琢磨演员的表演方式,然后借鉴学习。

孙培鸿说:“我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打开眼界。出国时,我也常到剧院看戏,我要看看他们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形式是什么样的,我还得学习。”经过多方面的比对结合,孙培鸿有了更多的新思路、新方法,而他又通过讲学的形式,再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倾囊相授于学生。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要老有所为,不能无所作为,要把自己会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后辈,使其代代承传,不留遗憾。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