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王慧中:做一辈子“笙痴”

2018-05-24    来源:正能量

人物简介

 


,1942年生于秦皇岛市。中央民族乐团前首席笙,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文化部老年大学民乐队艺术指导。

他相继改革36簧、38簧、40簧扩音方笙,首创36簧方笙独奏艺术,历经40年钻研推广创立加键方笙独奏艺术流派。2002年退休。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练吹笙。”王慧中曾这样笑称自己是个“笙痴”。的确,尽管退休多年,他仍立足于专业,为笙的演奏不断探索、创新,为艺术教育默默贡献着一己之力。

进取的脚步不停

王慧中致力于笙的改革创新达40年之久,年近花甲,他设计并参与研制的“36簧加键方笙”获得了文化部科技司参选国家进步奖的提名,这是对他多年来坚持不懈、辛苦付出的极大激励。他创造的36簧加键笙独奏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被媒体评价为“开创了新的艺术流派——王派笙演奏艺术”,香港音乐评论家称赞他在36簧键笙的改革、作曲、演奏技巧方面是“创新之佼佼者”,称他为“现代键笙之父”。

然而王慧中并没有止步于此,退休之后,他继续着进取的步伐,潜心研究36簧笙的进一步改革。2006年,王慧中终于研制出40簧方笙,其音域为小字组g至小字三组#a。

行家都知道,36簧笙的笙斗只有寸方之地,如若再增加音管谈何容易?为了能实现突破,王慧中40簧方笙的改革没有采取每排加至14棵笙苗的常规做法。如果每排笙苗加至14棵后势必会加宽笙体,这就会加重了演奏者的负担,这种做法早在36簧笙的改革之初就被否定了。王慧中的改革理念是在不加宽笙斗前提下增加音管。他十分巧妙地用见缝插针的办法增加音管。他在36簧笙苗的后排与中排之间的空地两侧增加2棵截苗音管(左管为小字三组g、右管为小字三组#g),演奏用小指按键;在后排的1和低音7的内侧空地分别加装两组组合管(左管为小字三组a、右管为小字三组#a),后排1和低音7两管分别加双键,用无名指按键演奏。40簧笙可以保持36簧笙原有的演奏习惯,所增加的音也不会增加演奏者的负担,这正是40簧笙成功的独到之处。

多年来,王慧中改革创新的加键方笙,在国内和全球海外华人民族乐团中广泛使用,对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用演奏去证明

对于40簧方笙的改革,有些人也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40簧笙所加之音演奏不便,所增加的音域没有多大的用处。那么,到底40簧方笙有没有实用价值?王慧中认为,演奏实践是最好的证明。

《野蜂飞舞》这支乐曲以极快的旋律、极高的演奏难度著称,通常被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家用来展现卓越的演奏技巧。王慧中要展现笙演奏的实力,要向更多的人普及我们民族器乐笙,选择的就是这首高难度的《野蜂飞舞》。

40簧笙完全版的《野蜂飞舞》录音是王慧中在近70岁时亲自录制的。尽管乐曲的速度还有待提高,但在乐曲的版本上已和原作没有任何差异了。乐曲的再现部分是按照原作高八度演奏,乐曲的结尾句从小字一组e至小字三组a的半音阶一字未减,演奏一气呵成,完全可与西洋管乐器相媲美。如今,王慧中和他的学生们都能用40簧笙完整地演奏《野蜂飞舞》,有的学生用40簧笙演奏的《野蜂飞舞》在全国少年儿童比赛中屡获金奖。

可以说,王慧中创立的加键方笙独奏艺术已成为笙独奏的第二次革命。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笙,了解笙的艺术,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改编了大量笙独奏曲——《傣乡风情》《北京喜讯传边寨》《快乐的女战士》《西班牙斗牛舞曲》《四小天鹅舞曲》等。

这其中,《傣乡风情》成为了王慧中的代表作,也是改革笙与传统笙结合的典范,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金钟奖”民族乐器独奏大赛中指定为笙比赛乐曲;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定为笙九级考级曲目;被台湾国乐大赛多次定为决赛曲目。该曲曾被国内外众多专业和业余乐团演出。他与新加坡华乐团签约,该曲成为新加坡华乐团在当地独家演出曲目。

香港音乐媒体称赞王慧中用笙演奏的《野蜂飞舞》具有辉煌的技巧;瑞典著名指挥家汉斯•里普斯称王慧中演奏的《四小天鹅舞曲》竟奏出了一个交响乐队的效果!

王慧中曾荣获文化部直属院团演出比赛一等奖、创作三等奖,多次出国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还应邀赴美国讲学并发表学术论文,在天津音乐学院、国家图书馆的讲学也均受好评。王慧中被国务院授予“在发展我国艺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传播笙的美妙

王慧中的一生都在为大众普及笙的教育做着不懈的努力,退休前后他都参与了大量公益性演出。全国助残日中,他受邀为残疾人演出了笙独奏《打虎上山》,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在高校里,他也曾应邀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年晚会上表演了笙独奏《快乐的女战士》等乐曲,激发了同学们对笙这种乐器的极大兴趣;他还曾接受台湾云师国乐团的邀请担任该团艺术指导,并举办了师生独奏音乐会。

2012年8月,他应国家图书馆邀请举办了一场《笙的起源、发展及其乐曲赏析》的讲座。当天,讲座现场座无虚席,王慧中饱蘸着对笙的热爱,用传统笙、加键方笙、葫芦笙演奏了多首风格不同的乐曲,他把自己对笙演奏艺术的认识与理解,毫无保留地与在场每一个人分享。他侃侃而谈自己对于器乐笙的开拓和创新,让聆听者都备受感动和鼓舞。

这些年,他还接受了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邀请,走进学校进行讲学,天津音乐学院院长说:“我在上学时就是听王慧中老师的独奏长大的。”王慧中不仅自己爱笙,还把这份执著追求的精神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热爱音乐的孩子们。除此之外,王慧中还为北京交大附中民族乐团指挥辅导,在“全国星星火炬青少年艺术比赛”中担任过十届评委,为有音乐特长的青少年点评指导,使其技艺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回顾自己的一生,王慧中这样说道:“在古稀之年,让我回忆自己的一生,我为自己是一个‘笙痴’而感到自豪和快乐。”尽管王慧中参与过很多公益活动,自己为笙及其演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却说:“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我做公益也应该是如此,不图名、不宣扬。”

如今人到晚年的王慧中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笙的教育和传播中,他对于艺术的执著追求,对于音乐事业的无私奉献,令人感慨,值得钦佩!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