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斌
人物简介
李兆斌,1937年生于北京。原东方歌舞团音响师。1958年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1962年东方歌舞团成立后,一直在歌舞团从事摄影和舞台音响工作,曾多次随团前往世界各地参加演出活动。1996年退休。
李兆斌从东方歌舞团退休已近20年。这20年间,喜欢摄影的他将自己的爱好充分融入到了晚年生活之中,自得其乐。以前他为歌舞团的同事拍摄舞台表演照片,现在他每遇到美好的瞬间便想按动快门,将其快速定格。走进李兆斌的家中,靠近门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他的摄影作品。刚刚坐定,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ipad开始给笔者展示他在夏威夷度假时拍下的照片。照片一张张在他的指尖滑过,镜头下的风景美不胜收。
照片浓缩东方历史
李兆斌家中存放着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下了东方歌舞团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发展面貌。2015年东方歌舞团举办庆祝活动,立于门前的一张三米宽的陈毅大照片便是出自李兆斌之手。东方歌舞团的老同事们知道李兆斌将以前的老照片悉数珍藏着,便常常来寻要。尽管对这些照片视若珍宝,但李兆斌每次均会慷慨赠之。为此,他还购买了扫描仪和打印机等专业设备。他说:拍摄的照片从黑白变成了彩色,摄影器材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而那份记忆却是永恒的。
西哈努克亲王访华时,亲王的女儿表演了孔雀舞,周总理和刘少奇主席亲自观看了演出。当时随团的李兆斌特意走到了舞台侧的角落处,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而在为陈毅副总理拍照时,由于没有长焦镜头,他只能坐在椅子上,一点一点地挪到陈毅的跟前。东方歌舞团的同事们则更是追着李兆斌为自己拍照,在他们眼中,李兆斌的摄影技术甚至比专业的摄影记者还要出色。
为陈毅拍摄的照片拍出夕阳晚风
摄影这项兴趣爱好,李兆斌从来没有放弃过。在东方歌舞团工作初期,单位的胶卷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李兆斌的拍摄需求。因拍摄数量过多,他还曾招来非议。拍那么多的照片,这不是在浪费单位的资源吗?后来,他索性自己花钱买胶卷。那时胶卷价格非常昂贵,两卷便是李兆斌一月的工资。而且即使有钱,也不容易买到,只能去新华社买。小尺寸能拍36张,大尺寸只能拍12张,因此必须省着用。当时市场上还有30米一盘的电影胶卷,李兆斌就自己动手把这种胶卷按需要剪开来,然后再缠成一卷卷的小胶卷。现在,他家里还存有很多用电影胶卷拍摄出来的照片。在资源比较稀缺的年代,李兆斌非常注重拍摄技巧。他说:要想拍好照片,一定要在脑子里有相框、有布局,需多磨炼审美能力,善于发现别人的美、别人的优点。
当年西单大街照相馆的橱窗里曾经摆放过李兆斌拍下的照片。那是一张非常生动的舞蹈照片,可不到两天照片便被人偷走了。他的照片还曾出现在《人民画报》的封面上,得了五块钱的稿费,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退休后,李兆斌订阅了《摄影》杂志,这成为了他获取知识、提高摄影技术的一个窗口。每每翻阅杂志,他总是惊叹于摄影器材的发展速度之快。
看着那照片中昔日的帅小伙和漂亮姑娘,李兆斌不禁感叹韶华易逝,他决心要尽自己所能,继续发光发热,让晚年生活更精彩。退休之后的李兆斌更加活跃,对于离退中心或歌舞团的老同事们发起的活动,他从不缺席。因为搞摄影,李兆斌与同事间的关系向来亲密,退休后彼此之间的感情更胜从前,大家都喜欢让李兆斌给自己拍照留念。
老伴有时会担心他的身体,他却乐此不疲。出门前他时常会望着那些各式各样的器材犹豫一番,是该带“大家伙”,还是带“小家伙”呢?摄影爱好者都知道,没有三脚架的固定,是很难拍出精美照片的,所以李兆斌就不辞辛苦,往往手提肩背,毫不逊于一个年轻小伙子。
勤学敏思的音响师
李兆斌小时候非常调皮,出于好奇,他曾将家里的无线电喇叭拆开,一心想看看声音到底是怎么出来的。这样的瞎鼓捣看似荒唐,但却为他今后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方向。在北京四十七中读书时,他曾经利用学校废弃的真空管,制作了一台拥有16个真空管的扩大器,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那时根本没有拥有16个真空管的扩大器。随后,李兆斌带着自己的发明参加了当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制作科技展,并在德国展出,获得了外交部的好评。在李兆斌的成长中,无线电喇叭一直伴随左右。
李兆斌发挥特长,将自己的无线电知识运用到了舞台音响方面。演出的舞台设计从比较单一,逐渐发展成为灯光、音响、布景相结合的一体化,这固然是一种进步,但负责音响的李兆斌常常会感到为难。因为演员在舞台上很怕自己听不到音乐,可过大的音响又会导致音乐的层次性完全消失,而且器材也会很快报废。音响如何与舞台表演相结合,这成了李兆斌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随着器乐电声的加入,他不断尝试将特高音和特低音生动地表现出来,而对于民族音乐则最大程度的保持原声。
在印度亚运会的演出时,蒙古国代表团的录音机出了故障,无奈之下找到了东方歌舞团。作为团里的音响师,李兆斌出面为他们检修。经检查后,他发现他们录音机的靠轮坏了。为了保障正常演出,李兆斌便用手将其按住,直到蒙古代表团的节目演完,五分多钟后才松手。
这次演出事故让李兆斌意识到了舞台设备和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便更加努力地探索学习。他专门订购了一本日本发行的音响杂志,期期都会认真阅读,从中增长了不少知识。除此之外,当时的许多音响设备均是由欧美国家生产,为了解设备的相关知识,李兆斌又自学了英文。后来文化部购买进口音响器材,英国BBC采访原中央歌舞团,李兆斌的专业英文再一次派上了用场,就连英国人听后也禁不住为之竖起了大拇指。
每每器材出现故障,都是李兆斌自己修,用什么零件,如何焊接,他都门儿清!他还自己做晶体管扩大器,甚至做录音机,一做就是一冬天,闷在屋子里不做好不出门。那时各大艺术院团的录音机,从电路到机械都需要在南方的录音机厂订制,就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都要亲自到录音机厂捡零件,拿回来自己制作。李兆斌曾经花费几个月时间制作出来的录音机,至今还留存着。因为对录音机构造的熟悉,团里大部分人买来的录音机出现问题也多是找他来修的。
李兆斌说:“与老同事在一起我非常开心,偶尔见到单位的新面孔我更是非常高兴。这说明我们的艺术发展后继有人,舞台灯光永远闪亮啊!”李兆斌因为摄影和音响工作而结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让他的晚年生活非常充实。他乐于为演员们服务、为歌舞团继续发光发热,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自己,也记录着别人,更记录着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脚步。这样的李兆斌,可爱亦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