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黄瑛,1941年出生于天津。任职于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一级演奏员。现任北京音协钢琴基础教育分会副会长。1994年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证书。1997年退休。
作为一名音乐家,退休后的黄瑛依然为普及与提高钢琴艺术而不懈努力。1996年北京音乐家协会钢琴基础教育分会成立,黄瑛当选为副会长。她和同仁们一道,为规范钢琴基础教育,为给京城数以万计的琴童和教师搭建起总结学习、施展才华和展示成果的平台,做出了积极可贵的贡献。
统筹安排抓细节
作为分会负责人,黄瑛主抓的工作之一就是每两年一次的“北京钢琴音乐节”的筹备与举办。这是音协分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每年都有千余名的选手竞赛角逐。看到有那么多的孩子学习钢琴,黄瑛既高兴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钢琴专业老师进入评委会,是保障音乐节能否举办成功的重要条件。
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黄瑛对担任评委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认真审核。她要求评委资格不仅是要有相应的职称资历,还要求必须带过一定数量的学生,这是作为评委资格的硬指标。当然也有例外,当她看到有些人虽资历尚轻,但禀赋特别好,带出来的学生也都很优秀时,她就和音协分会的会长黄瑂莹商量,把那些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也充实到分会的评委工作中来,这样不拘一格,可以保证评委队伍的活力。
1、参加北京钢琴音乐节全体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二钟慧左三吴元左四黄瑛左五赵金波今年有2500个选手参加“北京钢琴音乐节”这项赛事的选拔赛,打破了分会自创建以来历次比赛人数的最高纪录。从他们中间要评出1300个进入金奖,然后从获得金奖的选手里再挑选90名优秀学生举办专场音乐会。这90名学生要分别参加在一天之内的上下午和晚上的三场音乐会。为了办好这一重要的赛事,钢琴分会的同仁做了连续四天高强度的准备工作,纵有千头万绪,黄瑛仍能从容应对,既统筹安排,又苛求细节,她认为每一个细节都对成功举办钢琴音乐节意义重大。
为了使专场音乐会更具有观赏性,黄瑛按照性别、年龄、曲目以及独奏、四首连弹及边弹边唱等类别逐一划分,并分别在舞台上进行排演。有人关切地对黄瑛说:“黄老师,您这样做可真够累的!”而她回应说:“工作就在这四天,拼了命也要把它搞好!”为使音乐会的节奏更合理,黄瑛缜密安排,使时间错落有序,避免因时间延误导致参赛选手、评委和观众感到疲乏。她把参与比赛负责管理的诸位老师分别派到各个分会场,责任到位,分工明确,没有拖拖拉拉现象出现,而她自己每天晚上要干到八九点钟。要知道,黄瑛今年已是76岁了,她不顾自己的年高体弱,几天来奔波于往返的路上。有一次她去协会研究赛事工作,在乘坐地铁的途中,竟昏厥在车厢内不省人事……
在黄瑛的指导下,连续三场的音乐会最终都取得了成功。黄瑛深有感触地讲:“大家都满意我才是真高兴!我是个认真的人,作为分会领导,必须以身作则把下边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2、黄瑛老师为钢琴获奖选手颁奖率先垂范为事业
分会有一名老师,今年60岁,因工作日益繁忙,便提出不想再继续干了。黄瑛就半开玩笑地开导他说:“我都70多岁了,干不动的应当是我才对!”她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在她的积极带动之下,这位老师在音乐节的筹备和举办之际没有退却,知难而上,工作出色,还为大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定格住了美好的画面。
黄瑛动情地说:“钢琴音乐节比赛是我们分会最繁忙和最劳累的工作。可是,人一旦把潜力挖掘出来,力量也同样是无穷的。我们音乐节有三天的时间,每天都有不同的评委参加,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都能享受比赛、享受钢琴带来的美好。”钢琴基础分会没有常设机构、没有经费、没有专职人员,但黄瑛和分会的全体成员克服重重困难,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北京钢琴音乐节”的赛事。而且,他们每年还要举办多次国内外钢琴专家学术讲座的交流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协会内登记注册的钢琴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也深得广大琴童和家长的好评。
1994年,中国音乐家协会给为钢琴普及与提高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颁发名誉证书。在金碧辉煌的北京音乐厅,黄瑛和鲍蕙荞、赵屏国、凌源等人一起上台接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这是对音乐家们奋斗不懈的奖赏,是对他们坚守初衷的敬意。
3、黄瑛老师辅导学生学习钢琴面对荣誉,黄瑛说,自己之所以一直在坚守一直在奉献,是因为心目中有两个榜样的激励。一位是周广仁教授,另一位便是黄瑂莹老师。当初钢琴分会就是他们几个人组织创立的。面对社会上钢琴考级混乱的状态,他们的初衷就是:把社会基层的钢琴老师们集中起来,规范教学,不能再耽误孩子们。周广仁教授的腿有病疾,还要为分会的事情一瘸一拐地奔波,十分感人;黄瑂莹老师克服家庭困难,也为分会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音协钢琴分会之所以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积极影响,这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周广仁和黄瑂莹两位老师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为音协分会做了一些工作也是责无旁贷的!”黄瑛动情地说。
培育学生重做人
黄瑛退休后还担任部分钢琴教学工作。她深谙学琴规律,提倡因材施教;她秉承“学琴先做人”的理念,为人师表,用人格去影响那些还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学生们没有弹好,她不是一味批评,而是把最美好的音乐亲自弹给他们听,感化他们的心灵,所有的曲子黄瑛都一一先做出示范,她鼓励孩子循序渐进、扎实成长。她和孩子们和谐亲切的关系,也使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感到由衷的快乐。
黄瑛自己带的学生也参加音乐节,但她没有因为她的领导身份给予自己的学生有任何的照顾。她告诫她的学生,不要在乎这个奖或那个奖,只要弹出属于自己心中的音乐就可以了。比赛时,有人提醒她:“黄老师你不打打招呼吗?”黄瑛态度严肃地表示:“我从来不打招呼,我觉得打招呼反映不出你的真实教学水平,也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公平公正在任何时候都是要坚守的!但凡有人打招呼给我,我心里就特别的不舒服!”黄瑛激动地说:“黄瑂莹老师也曾说我‘黄瑛啊,你天真,但正直’,我认为‘打招呼’这种所谓的暗箱操作是对教学的不公,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
严格的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历届“钢琴音乐节”和“希望杯”的钢琴比赛中,她的学生全部参加,大部分都能获得金奖和优秀奖项,其中一些学生还获得闭幕式演出的殊荣。
黄瑛心里有做人与处事的准则:要干就努力干好,要么就别干。做工作要凭本事和真心。她时常告诫学生:时间是公平的,它会看到你的努力,你也会等到收获的那一天。我们努力,不仅是让别人看到我们,更是自我寻找的过程。
“我和大家在音协共事19年,我只有一个心愿:我希望我的身体好好的,我的学生学得也好好的,我们的分会办得好好的。”这就是黄瑛发自内心的最质朴的言语。谈到家人时,她充满感激之情:“年纪大了,爱人对我很照顾。如果我还能取得一些成绩的话,那么背后一定有爱人的默默付出!”
的确,黄瑛为了音协钢琴分会的工作,身体力行,敢于担当;为了心中对音乐的热爱,她用真实去呵护,用真诚去回报。对于黄瑛来说,在努力坚守中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