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正能量

选择字号:

杜次文:少争多做为艺术

2018-11-02    来源:正能量

杜次文

人物简介

杜次文,1939年出生于北京。著名笛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央民族乐团管乐队部长、乐团招生负责人。现任文化部老年大学指挥,北京道教乐团指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评审委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乐团音乐辅导教师。1999年退休。

“不要争什么,而是要多做什么”,是杜次文一贯坚持的做人与处事原则,他始终感念自己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民乐大学生,所以要更多地把所学所知回馈给国家。1999年退休后,杜次文先后兼任了北京多所大中等院校的乐团指挥,指引年轻的同学们在音乐创作道路上成长成才。

2、与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2、与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分享美,塑造美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担任乐团指挥是杜次文退休后辅导大中院校乐团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工作。不仅是工作时间最久,也是难度和挑战最大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校生源大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音乐特长,所以学院乐团的整体水平并不高。面对这样的状况,杜次文知难而进。

杜次文认为音乐教育始终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努力把生活中的美好展现出来,让人们成为真善美的追随者和捍卫者。他深知自己在大学生面前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不仅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更注重情感陶冶和分享美的过程。指挥中的一招一式,行为举止中的一言一行,包括作为教师的仪表着装,杜次文都一丝不苟地要求自己要做出表率来。他相信这种无形无声的教育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产生更大更深刻的影响。

为了提升演奏效果,杜次文也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没有大提琴演奏人员,他就建议拉二胡的同学“改行”,担任演奏者。他主动给这些同学加开“小灶”,专门训练他们的演奏,让这些同学顺利“改行”,更好地融入乐团。

杜次文不仅指导了西方传统交响乐,而且还把中国民族音乐改编的经典之作列入乐团演奏曲目之中,极大地丰富并锻炼了乐团的演奏。他让学生们欣赏和体验不同的音乐之美,带动起大家的热情。通过排练不同类型的中外音乐作品,乐团的演奏能力逐步提升。经过长时间专业系统的训练,杜次文把一支曾经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合作的学生乐团辅导成为一支在演奏中稳健与激情兼备的优秀学生乐团。

其实当初杜次文接手学校乐团时,并没有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结果和成绩上,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追求的过程中了。在他的努力之下,两度把二外乐团和老年大学乐团编排在一起,成功地在二外联合举办了2016年新年音乐晚会,在2017年首都大学红五月音乐节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文化部的相关领导还专程到学校观摩演出,这在学校内外都引起了轰动。相邻学校的人得知把这么多顶级老艺术家都请到了学校共同演出,不无羡慕地戏称:“你们二外把‘神仙’都请来了!”

2017年在北京大学生艺术表演赛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破天荒地在数十所高校比赛的激烈竞争中摘取了B类组的银奖。这是学校自建校以来第一次获此项殊荣,全校师生的振奋和喜悦不言而喻。

自杜次文担任二外的乐团指挥以后,乐团从起步组建到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艺术节B类组银奖,从简单的分声部齐奏到复杂的多声部合奏,从校园舞台到登上文化部举办的多次大型表演舞台,这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一个又一个成绩,都倾注了杜次文的心血。杜次文把音乐作为最美好的事物,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分享、不断地塑造,给更多人带去了幸福的感受。

1、指挥第二外国语学院参加大学生艺术节

1、指挥第二外国语学院参加大学生艺术节

谦虚待人品自高

2015年文化部成立老年大学民乐队,乐队由来自文化部直属乐团和歌舞团的退休人员组成,这里面很多老艺术家都是原各个文艺团体的首席。杜次文作为老年大学的常任指挥,每年都要完成文化部指定的演出任务。

正因老年大学是由文化部直属文艺单位联合组成,成员都是领域内的专家,杜次文感到压力不小。如何做好沟通工作,如何在工作中拿捏好分寸,使得老同志们都能心情愉悦地合作共事,是杜次文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对此,杜次文有自己的原则。他给自身的定位是:第一,我不是老师。我要尊重我的合作者,愿意倾听乐手的意见,在合作中大家的意见我要认真思考、仔细权衡。第二,我要不断地去学习提升自己。如果自己水平不好不提升,管理起来也无法服众。第三,我要谦虚。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们的水平太厉害了。老年大学的成员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能和他们一起共事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和学习的宝贵机会。

同时作为指挥,杜次文认为一定要拥有组织能力、分辨能力和调和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实践积累,也要不断地去学习提升。在他的书柜里放满了唱片、磁带,平时,他都要拿来去听,掌握对音乐处理的方法,感悟对音乐细节的变换。他还经常到音乐会现场观摩其他著名指挥家的表现,从中找到他人对音乐处理和自己的异同之处,进而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指挥水平。

遇事商量和尊重他人是杜次文的一贯原则。经过一年的磨合,现在老年乐团的老同志们都已接受了杜次文的指挥,而且大家合作得也非常愉快。虽然演奏成员的平均年龄已过70岁,但排练时那股认真劲儿特别感动杜次文,老同志们要强进取的精神也时刻鞭策着他、鼓舞着他要不断向艺术高峰前进攀登。

3、指挥老年大学乐团参加演出

3、指挥老年大学乐团参加演出

精益求精为艺术

2009年时杜次文患上了青光眼,眼压达到76,在难以忍受的情况之下,他才到医院就诊,到了医院就被留下做了手术,两个眼睛都换上了人工晶体,到现在右眼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看谱呈双影,无法定位聚焦。

杜次文多年来做公益活动,无论是文化部老年大学、道教乐团举办的各类表演活动,还是担任多所学校的指挥,其实他的眼睛几乎都是派不上用场的,他在指挥时是完全不看乐谱的。可能其他人还觉得是杜次文的水平高,但是这背后的艰辛只有杜次文自己和家人知晓。

实际上,演出时谱子虽摆放在杜次文跟前,但是对他而言仅是一个影子,因为他根本看不见。但为了完成指挥任务,杜次文每每事先都要在家借助放大镜看谱子,靠背谱把谱子默记在心。为了把谱子背好、背透,杜次文总谱要背,分谱也不落下,以达到排练时哪个小节出现问题,他都非常清楚。只有背到相当的功夫,才能准确无误地指挥整个乐队的顺利演出。

然而对于眼疾,杜次文迄今为止从未与任何人说起过,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毅啊!他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但在退休之后,他又利用自己的特长——指挥,开创了他的又一片艺术天地。人活着就像一本书,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轨迹。面对艺术,杜次文有着对荣辱的波澜不惊,更怀有一颗年轻的心,始终蓬勃、永葆进取的锐气。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