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孟于:合唱团里的幸福时光

2018-03-07    来源:

 合唱团里的幸福时光

人物简介

孟于,192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共党员。

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曾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1945年后演出《白毛女》《血泪仇》等歌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歌唱队队长、独唱演员。195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班。后任中央歌舞团独唱演员、艺术处副处长、副团长、党委副书记。演唱的歌曲有《平汉路小唱》《慰问志愿军小唱》等。

1984年参加文化部老艺术家合唱团并担任副团长20年。1984年离休。

孟于已经95岁高龄,她面容慈祥,举止优雅,她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是歌剧《白毛女》中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之一,也是电影《白毛女》配唱者之一。离休后,孟于担任了老艺术家合唱团副团长。如今,老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回忆并讲述参加文化部老艺术家合唱团21年间每个幸福难忘的日日夜夜。

唱响时代精神

1984年国家首次实行离退休制度后,当时许多在演出一线的艺术家们都纷纷从他们所热爱的舞台上退了下来。他们的身体很好,还有能力为祖国贡献出一份精神力量,还拥有一颗为人民演唱服务的心,愿意把他们最美的歌声献给广大观众。因此大家有了一个设想:成立一个常设的合唱团。在文化部徐光宵、周巍峙等部领导的支持下,并直接由老干局领导、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管理的老干部合唱团于1984年正式成立了。合唱团名誉团长是周巍峙,艺术指导是吕骥,秋里任团长兼指挥,孟于和陈复君、胡献廷、申溪任副团长,李珂任秘书长。

 

1、1945

1、1945
 

2、1982年孟于率中央歌舞团在印度演出,印总理英·甘地夫人观看演出

、1982年孟于率中央歌舞团在印度演出,印总理英·甘地夫人观看演出

合唱团成立以后首先在北京各大学进行了巡回演出。在清华大学演出时,就有人对合唱团不屑一顾:“什么呀!都是些老头儿和老太太,有什么意思啊!”但当帷幕拉开后,五六十位年过半百的老艺术家精神抖擞地站在台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是《军民大生产》。那铿锵有力的曲调像重重的铁锤一下子把他们镇住了。“一九四二年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他们惊奇:这么大的岁数的人发出的声音怎么这么响亮啊!已经来了的人没有再走,后来不仅座无虚席,而且竟连过道都站满了人。演出结束后许多同学特意到后台看望合唱团的老同志们,他们激动地说:“真没有想到啊!原以为您们在舞台上会站不住的,可您们越唱越有劲,太震撼了!”北京大学团委来信说:“您们是用心唱出了您们多年的追求和理想,并使我们那颗骄傲的心受到挑战。我们深深感受到老前辈们对火热战斗生活的感情,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也给我们的视野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合唱团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并涵盖古今中外。不仅有反映现实题材的歌曲,还有国外艺术歌曲。合唱团的成员都是由国家中央艺术团体一、二级演员所组成,其中有不少同志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的锻炼,他们把歌曲唱得非常感人。

《奴隶合唱》是一首世界名曲。来自台湾的指挥家杜黑先生听了这首歌后激动地说:“我听过许多人唱过这首歌,但没有想到啊,这首歌竟出自像他们这样年龄的人之口,我震撼得汗毛都竖了起来。”

合唱团第一次到外地演出是当时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州、深圳和珠海。那时邓丽君的歌曲风靡各地,老同志们心里也打鼓:会不会有人愿意来看呢?但事实证明,他们的顾虑是多余的!特别是在深圳的演出,一个晚上仅合唱就连续唱了14首之多,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合唱团都下不了台;又唱了四首歌,观众反应仍旧热烈。市长不得不走上台说:“同志们啊!你们喜欢听这很好,但是你们看看这些老同志都多大岁数了,大家要体谅老同志们的身体啊!”

除了合唱外,分别还有男女声小合唱、独唱、对唱和表演唱及歌剧表演片段等,所以一个人在晚会上要至少唱上十几首歌,有的要唱20多首,充分展现出这些老同志艺术上的第二个春天。

团结友爱同志情

孟于在团里20年间,去了全国31个城市,共计480余场演出。她深有感触地讲:“大家表现都非常敬业,非常团结!”

一次在前往武汉演出的途中要买二等舱的船票,还缺十几张买不到了,三等舱也没有了,只剩下四等舱。负责接待的同志对孟于说:“老孟啊!要不要明天走?”孟于说:“不行,武汉的演出不能推迟!”在河边码头上,孟于和秋里正在商量时,合唱团男高音声部的同志们一致表示,把四等舱的船票全部给他们。这些同志多数为一级或二级演员,也有司局级干部,看到此情此景连负责接待的同志也深受感动。

购买火车票上中下铺也是按照年龄大小来分配的,大家没有任何的怨言。有些睡上铺的人还十分俏皮地说:“嘿,我在咱们这个团里还是个年轻人哩!”

服务老区为大众

山西隰县和吉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的贫困县。那里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艰苦。当合唱团收到他们的邀请信时,大家感到为贫困地区的百姓演出是一份巨大的光荣。让贫困地区出路费有困难,合唱团就“自费送歌上吕梁”。当地的百姓看到演出非常高兴,有一位80岁的老教师激动地说:“多年没有听到这样的歌了,唱得太好了,激动得都睡不着觉,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从隰县坐四个多小时的汽车向吉县出发。在灌木葱绿的吕梁山上,汽车载着全体团员,在悬崖绝壁山间的公路上绕行700多个弯道,行程的危险使人不寒而栗。吉县就是黄河著名壶口大瀑布的所在地。当地没有剧场,更没有合唱站台,合唱团就在吉县宾馆门口的台阶上为当地百姓演出。在黄河岸边吉县宾馆前的广场处站满了观众,当大家演唱《黄河大合唱》时,旁边是流淌的黄河,河水伴随着合唱团的歌声向远方飘去,所有的团员们都难掩激动之情。

当地的县委书记在演出后说:“过去我们只是听说写我们黄河的歌叫《黄河大合唱》,今天能现场聆听你们的歌声使我们非常感动,你们的歌声鼓舞了我们全县人民,并给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增添了精神的力量。”合唱团的成员也久久不能平静,大家感受到了老区人民的质朴和热情。虽然辛苦,但能为老区的百姓唱歌也感到莫大的荣耀。大家也打心眼儿里期盼当地的百姓能早日脱贫致富。

拯救灵魂

合唱团的观众并不局限于工农兵学,有时还有一些特殊的观众群体,给予他们的演出常常更令合唱团的老同志们感慨万千。

一次行将离开武汉时,武汉劳教所的指导员找到了老艺术家合唱团,他恳请合唱团在劳教所再演出一次:“去救救那些孩子们吧!”演出后,有几个孩子走到老艺术家们的跟前,眼里流露出乞求的目光说:“爷爷奶奶我们能不能拉拉手呢?”这些爷爷奶奶紧紧拉着孩子们的手并告诉他们:“孩子们,你们犯了错误不可怕,只要改了就好!”孩子们也对老同志们敞开心扉:“我们在家里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是打我们就是骂我们,可是没有想到今天从北京来的爷爷奶奶还拉我们一把,请你们放心吧,我们在哪儿跌倒一定在哪儿爬起来!”

1997年,老干部合唱团在昌平教管所进行一场特殊的演出。演出对象是几百名14至25岁误入歧途的卖淫女。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老同志们深感痛心。当年,也是在这个年龄,大家怀着献身精神投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前线。合唱团精心准备演出,没有因为台下坐着的是身份特殊的观众而轻视她们,因为艺术具有动人以情和感人以心的思想教化功能。

演出后,女演员分别和她们谈心,鼓励她们重新做人。当合唱团行将离开之时,这些女孩子们全体号啕大哭。指导员说:老同志们的演出和谈话使她们确有悔改之意。后来教管所还转来了她们写的不少信件给合唱团。有个姓齐的女性说:“老艺术家没有因为我们是卖淫女而嫌弃我们,她们当中的有些人是经历战火硝烟的革命者,她们不愿看到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新中国寄养着像我这样腐朽和好逸恶劳的人,我要好好改造,振作起来!让这次特殊的音乐会永远伴我一生。”

让艺术生命永恒

合唱团应李豪合唱团的邀请3次赴新加坡演出。一次在秋里的指挥下,两个团共同演唱了《黄河大合唱》。后来,李豪在文章中写道:“他们都是身经百战、抗日救国的先锋。他们的歌声充满了仇和恨,充满了血和泪,他们意志坚强,歌声永远响亮,深深地打动了我!”合唱团还唱了李豪的作品《音乐的火焰》,李豪大姐听完后非常激动,她说:“我的作品变得鲜活了,更有生命力了!艺术处理得这么细致,歌唱这么富有朝气,真是难忘啊!”

陕西省顾委主任张泽老人看了老干部合唱团的演出后说:“我们有三个生命,第一是自然生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自然生命延长了;第二是政治生命,老同志到了晚年,要保持自己的晚节;第三就是艺术生命,唯独艺术生命,大家都认为它是短暂的,但是看了合唱团的演出以后,我发现他们已找到一条延长艺术生命的道路。我在延安看过李波同志演《兄妹开荒》,今天她唱得同样那么好;还有孟于,我曾经听过她唱歌,今天在台上还是这样有光彩。你们表现出延安的精神,唱出了延安的感情,尽管年月不饶人,但是你们大家的演出不减当年。所以你们用行动证明了,人的艺术生命是可以做到经久不衰的。”

整整三个小时过去了,孟于依旧思路清晰,表达顺畅,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已过95岁高龄的老人!孟于还告诉笔者:合唱团在全国各地的演出大都是对方单位管吃住和承担来去的路费,没有报酬。

孟于没有过多地谈及自己,说的都是她所在的团队。但从她的口述中,我们能感受到老人家的淡泊从容、睿智豁达,从她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