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选择字号:

张政国:俏不争春,唯香如故

2018-05-23    来源:正能量

人物简介

张政国,笔名若木,1929年生于北京怀柔,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编剧。曾先后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理事、北京东城区书画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曾创编《屈原》《西施》《祝福》等剧本,《槐荫记》剧目被收入《中国文学通典》;其作品《墨牡丹》为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并收入《当代中国名画家书画宝鉴》等多部画典,作品《仙人球》被收入《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经典》。1990年离休。

张政国(后文中均用笔名若木)今年已是88岁的高龄了,采访过程中他侃侃而谈,言语中充满着对绘画与书法的热爱。


笔墨丹青绘自然

受家庭熏陶,若木自幼热爱书画艺术。8岁开始习字,先欧赵,后颜柳,打下楷书基础;同时习画,临习《芥子园画谱》《醉墨轩全集》《古今名人画稿》,开始了绘画的启蒙。1945年到北京后经常不断地临习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的画作,画艺渐进。1949年师从清宫廷画师耿玉顷习画梅花,受益匪浅。参加文艺工作后专职戏剧艺术与剧本创编工作,绘画成为业余爱好,但40余年坚持写生,师法自然,笔耕不辍。此外他的书法始自欧赵颜柳,后及《兰亭》《圣教》《怀素自序》。每作草书则满怀激情,任意挥洒,无事先安排,无谋篇设计,全凭兴之所至,无拘无束,字形大小欹正、点划收放轻重、行距疏密曲直皆随心所欲,然始终贯通一气呵成,故时有意外之趣。书法与绘画成为互补,画因书而增骨,书因画而增妍。

1990年从中国歌剧舞剧院退休后,若木便一心扑在了他所挚爱的绘画事业上,一天也没有懈怠过!那时北京四城联展经常会邀请其前去参展,并获得了一些奖项。1995年他与妻子王玉冬(笔名东君)、女儿张源源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更是受到了一众师友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和鼓励。若木的画作很有特点,40余年的艺术积淀则成为他的画外之功,厚积薄发,潜心创作,使得他的绘画更具内涵。所画梅花,舍去传统文人画的“孤傲”“萧疏”,而取劲挺繁茂,以反映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所做仙人掌科植物可谓别开生面,描绘在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中顽强的生命力,开放出绚丽斑斓的花朵,挖掘不被人们熟知的美丽世界;所做之泼墨留白牡丹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真可谓是水墨林立漫纸云烟,不着一色尽得风流。

若木是北京品种刺球的发烧友,他画的许多刺球都很少见,同类作品少之又少。刺球代表着一种生存哲理和生活态度,它在极度恶劣的沙漠环境中仍能蓬勃生长,开出灿烂的花朵。而在沙漠地区,仙人掌植物还能救人的性命。曾有一位山东的收藏家还专门收藏了他画的刺球。

润物无声,快乐课堂

2001年受老年大学的邀请,若木在那里的写意书画班教起了绘画。一开始他教大家画的是竹子。竹子精神是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喻物诗和文人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它表现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有清华其外、淡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之态。在绘画界,一生竹、半生兰的道理是众所周知的。但若木谦虚,一直认为自己的竹子画得并不出众。

由于学生们都是零基础,他便从简单的画竹子节教起,慢慢地再教学生们画竹子杆和竹子叶,后来他又教大家如何画好梅兰菊。老年大学写意书画班的学生都已不再是年轻人,所以若木在上课时更加注重去营造一个快乐的氛围,他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画画使自己得到快乐。在教学过程中,他还会带着大家到公园去写生,通过临摹来使大家提高绘画技法。那时每个星期上一堂课,一堂课两个小时,在那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的手上往往不停地在画,嘴上不停地在说,学生们每每都会诧异于他的气力之足!

若木认为画画首先要有一个扬善立志的立意,其次要有一个气韵生动的笔墨,心中还要有赏心悦目的图画,画面中更要有令人回味的东西。他以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深山”“一叶知秋”为例,为大家深入剖析什么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意境;其次他还为大家讲述唐朝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书画同源与书画同法”的观点,并就其绘画的社会功能,对六法的认识与发展以及绘画的审美风格论进行详细的讲解。

若木喜画梅花,他喜欢梅花那种不惧冰雪严寒的高贵品质,而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绘画技巧日臻成熟。在他看来,有的学生画出来的梅花是丝毫不亚于他自己,而有的学生的画作也会被拿去做慈善拍卖。在其印象中,有一段时间他的画桌旁总是会坐着一位残疾人,那是遭受失恋打击后,悲痛到跳楼求死的一位女士。若木非常同情她,也深深感觉到自己应该通过绘画带给她些什么!而这也正是他到老年大学教学的初衷,他不为钱,每月40元钱的报酬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他更不为名,他只是觉得自己既然拥有这项长处,何不借此来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些内容呢!

若木不仅长于绘画,书法功底同样深厚。他欣喜之余,往往泼墨挥毫,为学生们的画作题首诗作,毛泽东主席的那首“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深受其喜爱,他写就的一幅苏东坡诗词《水调歌头》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同时获得了奖项。

绵薄之力献社会

除教学外,若木还是中国农工会民主党中国画研究会的一员。在老年大学教画期间,他曾随研究会到潭柘寺一带的农村义务为老乡画画,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那天他为老乡画了一幅四尺的墨牡丹。此外他还带领自己的学生们,帮助中国歌剧舞剧院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纪念性笔会,大家现场作画,其乐融融。他还曾为解放军、为火箭搭脚手架的工人作过画,代表社会欣欣向荣气象的红牡丹、象征人冰清玉洁品质的白牡丹,若木一气呵成。而每逢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协会组织救灾募捐时,若木夫妇二人就会认真挑选满意的画作,将其拍卖后的善款无偿捐献给灾区。像迎接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举办时,这对夫妇也同样毫不吝啬地捐出画作,为国家尽一些绵薄之力。

近些年来,若木还喜欢为自己的画作写些故事性的小诗,如今已写出了有关花的22个故事。牡丹花对应汤显祖的《还魂记》,芍药花对应“史湘云醉卧芍药栏”的故事,而菊花则对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兰花对应“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桃花对应“薛涛寻夫”的故事等。为此,文化部《老年文化》杂志已向他约稿,准备将他写的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刊登发表,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