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个人风采 正能量

选择字号:

杨实:活到老、学到老的杨老师

2018-04-20    来源:正能量

杨实

杨实
人物简介

杨实,1935年生于哈尔滨市。原中央乐团小提琴演奏员,国家二级演奏员。

有30多年的收藏历史,专门收藏和研究高古瓷。目前是天雅古玩城顾问、文物投资收藏资深评论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顾问,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顾问。

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特聘专家,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文化与文物鉴定高级研修班”特聘专家,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艺术顾问。1995年后多次在文博单位举办的文物鉴定班授课,并在中央电视台、卫视电视台做鉴宝节目专家,及在各种媒体和研讨会做专题学术报告。1995年离休。

杨实是鉴宝专家,是天雅古玩城的副总经理,还是各种陶瓷学术讲座中炙手可热的特邀授课嘉宾,众多的身份让已经82岁高龄的他每日忙个不停,可即便如此,他依旧不愿停下脚步。他常讲,人生有尽头,可知识无尽头,他得一直学习。

4聘书 (1)

4聘书 (1)

传播收藏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富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收藏产生兴趣,也逐渐加入到收藏队伍中来,不少电视台开始做起了收藏鉴宝节目。收藏的兴起,也让很多不法分子看到了发财的机会,赝品、高仿品大量充斥在收藏品的市场中,在电视台举办的鉴宝节目里,时常能看到有许多人因为买到了赝品而倾家荡产。

很多北京古玩集市上的老板们几乎都认识杨先生,他们叫他“杨老师”。这不只是因为他每周末都会去市场转几趟,也不只是因为他平易近人,关键是杨老师的“眼力好”在圈内是公认的,连古玩城老板们拿不准的都要找他来看看。

离休后,已经成为鉴定专家的杨实,面对市场上充斥的大量赝品假货,深感自己肩头责任重大,为了帮助大众识别真假,他常常在电视节目中以及各种媒体上发表有关文物鉴定方面的论述,传播鉴别知识。他说,一件古董,如果是真的可能是值几百万几千万,可如果是假的,价格就不是大打折扣的问题,而是天壤之别不值多少钱了!

藏品价值的多少只在他的一瞬间的判断,而这个一瞬间功夫是他积累的40多年的经验,真所谓“鉴定一分钟,需练十年功”。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杨实从来不说假话。当他指出某个藏友收藏的古瓷是赝品时,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言语非议,说他是骗子。对于此,杨实解释说:“骗子把假的说成真的,他才会骗到你的钱,我要是把真的说成假的,对我有什么好处?请问有这样骗钱的套路吗?”每当遇到这样的情景,杨实都感到很无奈,但是他也理解,很多人为了收藏古玩古瓷常常会赔上全部家产,一旦知道自己收藏的东西是赝品,情感上很难接受。但即便如此,杨实还是会如实告知,因为,如果不讲真话,执迷不悟者还会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那些文物骗子也会更加猖獗。

曾经,有人托杨实给自己的“古瓷”写认定为“国宝”的鉴定证书,但并不把这个“国宝”拿给杨实做鉴定,鉴定费需要多少钱由杨实来定,多少都可以。杨实一口回绝了,他觉得这是要拿自己的名誉去帮骗子骗人,如果自己是为了挣钱而骗人,为了经济利益而丧失人格,这种事坚决不能做,他把自己的信誉看作比生命还重要,这是他一生的信念。

也曾有些企业家请杨实到他们家中帮着看看他的收藏品,企业家问:“杨老师,你觉着这些东西是真的,我就继续收藏,如果不真,我就不再碰瓷器不再收藏了。”看过假藏品的杨实,委婉地告诉对方,以后还是不碰为好,否则损失会更大。

曾经有人拿着几件古瓷来找杨实,说有人欠了他们的钱,没钱还债,就拿这些古瓷来抵债。杨实一看就认定这些抵债物品不是真品,做了正确的鉴定,使那位债主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离休后的杨实,把自己许多的时间都放在宣传收藏知识的活动中来,他提倡要“正确收藏,把握成功”。在宣传正确收藏的过程中,很多活动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对于这样的活动,杨实很乐于参加。他觉得做公益活动,可以把整个社会的风气带好,只有这个社会好了,我们每个人才是受益者,他提倡人人都应该积极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来,未来才会更美好。

杨实曾经多次在培训班授课,讲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对藏友的收藏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有时他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专家还受欢迎。他有大量的实践经历,针对古玩界的弊病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是针对性极强的经验。而且他不光懂收藏,还精通鉴定理论、艺术知识,也会做生意,这些都是杨实所擅长的,这样的老师自然会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著书立说话收藏

杨实与收藏品结缘很早。起先,他的岳父那里曾经收藏过一些古画古瓷,看到这些古董后,年轻的杨实就渐渐对传统的艺术有了兴趣,但那时并没有现如今的收藏氛围,他的爱好也就显得与当时的环境有点格格不入。

改革开放后,脑子灵活的杨实开始游走于北京各大古玩市场,逛古玩地摊、赶旧货鬼市,有了40年多年的收藏经历,让他在古玩收藏圈子里成为名人。

别看现在人人都称赞杨老师,杨实也有“打眼”的经历。某次他逛鬼市时,看到一个农民模样的古玩贩子,手里拿着一只唐代邢窑的白釉小执壶,很是玲珑可爱,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1600元买下。在他的认知中,像这样的名窑瓷器至少也要大几千元,为了捡这个漏,他很快就将这件古瓷买了下来。那时正是凌晨时刻,等到天亮时,再看这把执壶,发现它釉色不对,器型也有问题,越看越不真,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当时由于捡漏心切,再加上凌晨光线昏暗,看走眼让他买了一个教训。每当杨实总结自己的收藏经验时,总会豁达地说,经验都是花钱买出来的,尤其是买到假的,血淋淋的教训更让人记忆深刻,这样自然而然的眼力就练出来了。

杨实曾经收藏了不同档次的古陶瓷藏品及有很高学术研究价值的标本数百余件。他学术研究的主要方面是注重高古瓷的鉴赏与鉴定、文物收藏理念、收藏学理论及对文物市场和文物收藏队伍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杨实写有《没有全能的文物专家》《试论文物鉴定专家的定位》《重视眼学、提倡无损伤科学鉴定》《收藏者的三个不够》《收藏界中的“超生与领养”》《艺术品价值评估的依据与规则》《中国传统的鉴定方法——眼学》《国宝帮的形成及危害》《展望未来,消除障碍,迎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二十评〈华山论鉴〉鉴宝节目》等40余篇文物评论文章,及宋代八大窑系和元、明、清古瓷的艺术鉴赏论文,刊登于各种媒体刊物,并在各种学术研讨会演讲。

在北京的古玩界很少有人不知道杨实的,他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却凭靠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人们眼中的专家。

活到老,学到老

很多人知道杨实是个收藏家,却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音乐家。幼年的杨实与哥哥一起跟随一名外籍小提琴教授学习小提琴。他天资聪慧,又很有悟性,音乐上的天赋很快显现。1954年,杨实考入原中央乐团任第一小提琴演奏员至1995年离休。

离休后,杨实渐渐离开了他心爱的小提琴,有时候,他也会手痒,想拉一下一辈子朝夕相处的工作“情侣”小提琴。但每当想到现在已经没有以前的演奏水平了,不愿意降低标准的他,干脆就不去触碰。从这一点上,大致也可以看到他的性格,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宁可不做。

平常的日子里,杨实喜欢看书学习,有时候也会哼上几句京剧,年轻的时候喜欢锻炼身体,还练过拳击,可谓是个杂家。

70岁的杨实,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发誓要把诸子百家通读一遍。别说是70岁的老人,就是年轻人,要是读一遍也会烧掉不少脑细胞,杨实不但说,而且用了12年的时间做到了。他觉得学习这些经典的中华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学识修养的补充是无穷尽的,对自己人生的路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如何才能学会收藏,不被假货蒙蔽,杨实坦言说,并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就是多学、多看、多实践、多向行家请教,有时甚至要交一些“学费”,只有买到过假货的,收获的心得才会深刻。

直到如今,只要遇到不懂或是拿不准的古玩古瓷,杨实就会放下架子,虚心向懂的行家请教。古玩行里门类众多,能够在某一门类上见专长便已经是专家,在古玩行里出现的“不懂”,在杨实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虽然他已是82岁的高龄老人,他还时常向人们表示说自己的人生“马拉松”还没有跑完,要争取跑出更加卓越的成绩,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