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让更多老同志阅读《正能量》一书,网站将内容编成正能量专题,供大家阅读学习。
全心全意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艺术院团老同志服务,是我们的工作宗旨。老艺术家们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的事迹数不胜数、感人至深,我们应该为他们的高风亮节鼓掌喝彩,应该为他们的公益善举摇旗欢呼,这正是我们策划本书的出发点。同时,在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认为老艺术家们的“正能量”,有其道德模范作用,是精神的引领,能够为社会释放出持久而又深沉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是我们策划本书的落脚点。
本书采访了文化和旅游部所属表演艺术院团共86位老艺术家,采访规模可谓空前,从前期沟通、约定时间,到上门采访、写作初稿,再到初稿审定、二次交流,采写工作事无巨细,工作人员顶风冒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由衷地感谢接受采访并不吝指正我们的老艺术家们,对于我们工作的尚不到位、文章的尚不完美,还恳请予以谅解和海涵。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对于没有采写到的老艺术家们也抱以真诚的歉意。发掘和宣传老艺术家正能量的先进事迹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后我们仍将继续。欢迎老艺术家们积极提供线索。
我们还要感谢全力配合采写工作的文化和旅游部有关直属单位,它们是: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
文章目录:
谷建芬:浇灌时代埋下的民族文化之根 雷洛生:发挥余热志不休
游本昌:要像济公那样无我利他 郑小瑛:做公益,八十岁正当年
刘奇:为艺术奋斗终生 刘桂欣:退而不休的“多彩老旦”
石维坚:演戏扎实,做人真实 张目:艺术追求完美,生活乐于平凡
刘淑琴:竭尽一生为评剧 莫德格玛:草原女儿写就的热爱
侯耀洲:惟愿爱心耀九州 邱玉璞:默默耕耘,爱洒歌剧
于黛琴:为中日文化架起彩虹桥 冯福生:做一个有大爱的人
方伯年:余热生辉为舞蹈 蒋祖慧:广育桃李香满园
金纪广:忙并快乐着 杜声显:我为孩子们歌唱
曹灿:闲不住的“小喇叭” 李元华:舞台是我的生命加油站
孟于:合唱团里的幸福时光 彭清一:梦想源于激情
富立明:执着声乐,探索传承 李仁顺:舞动夕阳
姜嘉锵:我为民族而歌 单秀荣:三尺讲台续传承
杜次文:少争多做为艺术 张英泉:行走在音乐教育的路上
刘惠慈:嘹亮歌声抒情怀 巩素清:愿作一名养花育树的园丁
史德才:勿以善小而不为 赵士毅:孜孜奉献为公益
胡松华:步丈边疆,心括华夏 惠延虹:追寻父辈的足迹
李双辰:用音符构建和谐 黄瑛:在坚守中奉献
刘振英:为传统艺术发光发热 斯琴高娃:生命因合唱而动听
李雅媛:愿做一粒种子,撒播绿色 李秀兰:收获秋天的果香
曹志光:满腔热忱为芭蕾 任志萍:坚毅做人,认真做事
这个“杀手”不太冷 王金章:愿评剧新蕾绽放光芒
孙培鸿:我要老有所为 岳彩帼:为爱坚守
章雪萍:做一个有用的人 王卫国:有事做,有人爱,有希望
周玲珠:十年坚守,让梦想开花 张永康:修己达人,就是最好的正能量
杨实:活到老、学到老的杨老师 张庚:迎着晚霞放歌
邓天和:视传承为己任 冯琬珍:一笔倾书合唱情
照日戈图:全心付出,不问收获 林又华:感恩传承,创新教学
李培智:引领合唱团走向大众 刘方亭:发挥余热,夕阳更美
孙继光:为快乐而歌唱 娄巍:音乐是思维着的生命
杨丽君:奉献是最快乐的事 宁德厚:艺术教育是一盏明灯
郑元:和谐社区的“领头羊” 沈尔康:公益活动添活力
马迎春:多做一些有益的事 张建军:用心浇灌音乐之花
刘博生:老骥伏枥,志在民乐 朱世忠:做好自己的事
马俊英:做人民的“老乐匠” 魏雅鸣:为弘扬民乐尽一份力
刘光荣:动静开合笑人生 孙希文:形舒意广,融贯中西
孙家麟: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李克:歌声唱响人生舞台
康秉钧:不忘初心,弘扬国粹 李兆斌:用镜头记录“东方”岁月
谢华:用爱心抚慰生命 程恺:退而不休,余热生辉
王慧中:做一辈子“笙痴” 谢琳:不谢绽放的美丽花
张政国:俏不争春,唯香如故 刘树纲:敢于实践,乐在其中
曹莲菊:永远和孩子们的心在一起 罗昌遐:奉献爱,得到爱
李文培:以民促官,文化先行 荀皓:传承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