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文体活动

选择字号:

中国古代第一位改革家:李悝---彭运辉

2019-01-08    来源:《中国老年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民族,在历史变革与转折时期,总是会有引领潮流的改革家出世,或者富国强兵,或者造福百姓,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在猎猎旌旗下,开拓下一段英雄般的征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家是战国初期的李悝(前455年—前395年),他是魏国人(今河南濮阳),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法经》就是出自他手。

初期的魏国,国力还无法像后来那样傲视群雄。东面的齐国,西边的秦国,南方的楚国和北边的赵国,都是不能轻易招惹的强敌。而且,魏国周边无险可守,是典型的“四战之地”。

富有开拓精神的魏文侯即位后,为了提高国家实力,重用李悝为相,让他放手改革,于是中国历史上就诞生了著名的李悝变法。李悝变法的领域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和军事等很多领域。因为李悝变法效果显著,影响巨大,于是后来的司马迁给了李悝“好评”:“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对李悝的评价“富国强兵”,堪称今天的“五星好评”了。

经过李悝变法之后,魏国从一个豪情满怀但身体虚弱的青年,迅速升级成了“拳王”级的高手,位列战国初期的第一诸侯强国。

第一,政治改革,任人唯才。

没有人才,国家就没有强盛的基础;不重用人才,国家更没有富强的希望。为了提高国力,李悝先拿贵族世袭制度开刀,选拔官员的标准改为才能,而不是出身。李悝的理念是“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意思是享受国家俸禄和优厚待遇的人,必须对国家有功劳有贡献,而不是生来靠家族出身坐享其成。

因此,李悝改革的第一刀就“砍”向了贵族和他们的子弟,“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淫民”就是贵族和子弟们。他们世代享受爵禄,生活奢华安逸,每天醉生梦死,不思进取,成了国家进步和富强的绊脚石。李悝剥夺了他们的爵位与傣禄,让有才能的士人享受贵族们的待遇,激励他们为国效力。

根据能力选拔官员,这是李悝变法图强的重点。魏国选拔重用了大批的“士”治理国家,著名的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建功立业,名扬天下,就是得益于李悝变法给他们提供了人生舞台。李悝以法律形式废除商周以来一千多年的世卿世禄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改革的第一人。

第二、法律改革,一夫一妻。

为了从根本上保护变法成果,李悝还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法经》,这是以后历代王朝立法的一个蓝本。《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升迁奖惩、军功奖励,都做了完备的规定。李悝以此成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商鞅就是带着一部《法经》到秦国,主持了比李悝变法影响更加巨大的商鞅变法,为秦国强盛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法经》的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就是依法办事,不再照顾犯法人的身份地位,即使太子犯法也要受法律惩处,彻底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现状。官员如果受贿,就要被杀头,甚至赌博也可以判处死刑。

《法经》可以看作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婚姻法。禁止丈夫娶两个妻子,或者妻子有其他丈夫。如果丈夫娶了两个妻子,就要被处死;如果有一妻两妾的,就要敲掉他的罗丝骨。一夫一妻的规定,也是今天一夫一妻制的历史渊源。

但是,《法经》也有很多缺陷,没有完全体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念。例如,宰相贪污受贿,虽然进行处罚,但被处死的却是他的身边人。

第三,经济改革,国富民强。

经济改革主要有两项措施,即鼓励种植和稳定粮价。李悝在《尽地力之教》中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如果勤奋耕作,可以增产一百八十万石,如果懒惰,就会减产一百八十万石,差距巨大。因此国家鼓励垦荒,废除井田制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鼓励百姓利用一切耕地进行种植,房前屋后、边疆地区也要种地;国家还派人指导百姓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执行奖惩措施,增产者有奖,减产者受罚;粮食除交税或政府收购外,余粮都归农民所有。李悝的经济改革大大增加了国家收入。

同时,以“平籴法”稳定粮价。国家设立“常平仓”,粮食只能由政府收购,价格由国际制定。将丰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个等级,按比例向农民买粮作为储备,抑制粮价下跌;把荒年分成大饥、中饥和小饥,大饥之年把大熟之年所买的粮食平价出售,稳定粮价,保证农民的生活。

平籴法是维护国家稳定,争取民众、民心的战略措施。魏国平籴法开启了古代社会政府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政府调节粮价、设粮仓备荒赈恤制度的先河。魏国实行平籴法之后,国家迅速富强起来。

第四,军事改革,称雄列国。

军事改革的措施是“武卒制”,废除只有“国人”才能当兵的制度,不以财产多少为标准,而是以身体和技能为征兵条件。军事改革的执行人是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吴起严格考选制度,士兵经过考核后,优秀者奖励,并按照不同士兵的身体技能特点,重新编排训练。同时给予军人优厚的待遇,例如赏赐住房、免除本家徭役等。吴起和士卒同甘共苦,官兵关系融洽,提高了战斗力。当时,魏军称雄列国,所向无敌。

李悝的系列变法措施,使魏国在战国初期首先成为诸侯中的强国老大。魏国西攻秦国,屡屡得胜,夺取很多领地,让秦王害怕得“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同时,魏国北伐赵国,灭了中山国,东征齐国,攻破了齐国长城,南讨楚国,连克数镇。魏国称雄中原,长达50年。

国家兴亡,关键在于人才。在魏文侯、李悝相继去世后,继任的魏国君主自大昏庸,嫉贤妒能,不仅不能吸引天下的人才为他效力,反而将本国人才也逼得逃亡而去。例如吴起,不为魏武侯所容,最后出走楚国,实施吴起变法,反过来对抗魏国。还有商鞅,也不被魏侯重用,最后到了秦国,结果秦国强大起来,成为魏国最大的威胁。著名的范雎也是魏国人,但被人诬陷通敌,被打残后也逃到秦国,被重用为相,帮助秦国实施“远交近攻”国策,最终统一六国。人才的流失,是魏国走向衰亡并被秦所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副院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离退中心